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延续了其文史类学科的优势,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收有志于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生。与普通高考不同,强基计划更注重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通过“高考成绩+校考选拔”的复合评价模式,为顶尖文科生提供了一条直通名校的路径。
一、人大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与条件
人大强基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等24个省份开放,要求考生具备强烈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志向,认同“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培养目标。报考者需为2024年高考生,且不得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招生专业与覆盖省份
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覆盖省份新增广西、贵州,其余省份与往年一致。在高考改革省份(如浙江、上海),选科不限;非改革省份仅限文史类考生报考。
报名与选拔流程
报名时间:2024年4月30日12:00截止
校考时间:7月4日前完成笔试、面试及体测
成绩计算: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其中校考成绩由笔试(60%)和面试(40%)构成。
二、核心数据解读:录取分数线与竞争门槛
2024年录取分数线(部分省份)
北京(综合改革科目):最低录取分数线645.71分
浙江(综合改革科目):最低录取分数线663.56分
江苏(历史科目):最低录取分数线618.31分
湖北(历史科目):最低录取分数线627.04分
云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619.7分
注:以上为2024年各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最低分,校考满分100分,笔试满分120分,面试满分100分。
入围规则与竞争比例
人大强基计划按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分省份划定入围线,入围比例为招生计划的5倍。例如,2023年上海入围线为572分(满分660分),浙江为680分(满分750分)。
三、校考内容与备考策略
笔试:聚焦学科素养
笔试重点考查文史哲基础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题型包括古文断句、历史史料分析、哲学思辨论述等。建议考生提前研读《说文解字》《中国通史》等经典著作。
面试:考察综合潜力
面试采用多对一形式,围绕专业兴趣、科研设想展开。考官可能提问“古文字学如何助力中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的当代价值”等开放式问题。考生需准备个人陈述,突出学术经历和学科理解。
体测:一票否决制
体测项目包括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结果不计入总分但须合格。
四、报考注意事项
志愿填报限制
考生最多填报3个专业志愿,录取按“分数优先”原则,建议根据兴趣和分数梯度合理排序。
特殊省份政策
云南考生:高考满分772分,需按比例折算综合成绩。
上海考生:高考满分660分,校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录取批次与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为提前批次录取,未录取者不影响后续批次报考。入学后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动态考核淘汰机制严格,学生需签署承诺书,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五、2025届考生备考建议
1.定位评估:参考2024年录取数据,结合自身模考成绩与目标省份分数线对比。
2.强化笔试:重点突破古文阅读与历史论述题,可参考人大历年自主招生真题。
3.模拟面试:组建备考小组,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即兴演讲场景。
4.关注政策:2025年简章预计4月发布,需留意选科要求、招生省份等微调。
人大强基计划为文科生提供了顶尖学术资源的入口,但其高门槛也意味着激烈竞争。建议2025届考生尽早规划,在夯实高考成绩的同时,针对性提升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方能在“强基赛道”中脱颖而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官方公示录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