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所以,本文诗词中提到的“元旦”是古时本土农历的“元旦”。
01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迎着温暖的春风,惬意地喝着屠苏酒,看着新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家家户户都在元日的阳光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了新的桃符。
02
《田***日》
唐 ·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星空中的北斗星斗柄转向了东方,从今天起,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依然担心着天下的百姓。
在田家,农夫在种满了桑树的田野里扛着锄头耕作着,牧童在不远处放牧。农家人望着天空,都说这一年是个丰收的好年。
03
《元旦》
五代南唐 · 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
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
屠苏应不得先尝。
元日的夜晚回到家中与亲朋好友们共同举杯,庆祝我们又长了一岁,也祝福所有人健康长寿。不经意间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已经两鬓斑白,不觉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自己是没法率先品尝了。
04
《玉楼春·元日》
宋 ·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莲花漏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己卯年的元日,早晨寒意料峭,春意首先栖息在柳枝上几个刚刚冒头的嫩芽上。新的一年刚起头儿,用椒花颂祝辞,喝下用柏叶泡的新酒,辞旧迎新又一年。
05
《元日》
*** 〔唐代〕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这天,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暖暖的春色,就连幽深的阁楼也沐浴在朝阳之中。红彤彤的宫墙内,装饰用的彩色旗子随风飘扬,翠绿色的珠帘与宫女们的玉佩相互映照。我借鉴着历代明君的做法,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听着长廊里回荡着的丝竹之声,这里八方安定、百姓和乐。春天即将来临,小草又开始萌芽,梅花也如往年一般怒放着。我不禁感慨,想要治理好国家,还是要靠百姓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
06
《已酉元旦》
宋 · 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残余的雪,清晨的太阳驱除了连续的阴霾天气。轻轻对着笔呵着热气来写对联,喝一口椒浸制的酒发现新写的花已经倾斜了。
07
《守 岁》
唐 ·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到了明天,我四十岁这一年就要过完了,虽然正是强仕之年,可是剩下的日子已经像垂垂的夕阳那样了。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08
《元日述怀》
卢照邻 〔唐代〕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今天,人们一边高歌,一边欢饮,共同庆贺元日的到来。早开的花儿随风起舞,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大唐之春,嫩绿色的青草虚虚实实地掩映着通往居室的小径,美好的春光惊动了左邻右舍。但愿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如元日这天一样欢乐,但愿年年岁岁,风景都是如此美好。
09
《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10
《岁旦》
宋 · 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举杯祝东风,愿天下所有的人新年一切顺利;新的一年,让我们怀着对未来无限的期望,勇敢地走向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