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四年级《蟋蟀的住宅》语文教案

来源:互联网 知识 1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课生字8个,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是怎样建造的。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4.练习抓住特点写一种小动物。(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2.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能力。3.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抓重点语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悟,教师及时点拨归纳,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一)自学、同桌讨论与集体讨论三者有机结合(二)学生自由读,理解内容(三)结合实物进行观察,讲述,写作

五、教具准备(一)生字生词卡片(二)幻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三)挂图(四)录像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1.同学们你们认识蟋蟀吗?谁能简单说说蟋蟀有什么特点?2.蟋蟀不仅会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领。今天我们来学习《蟋蟀的住宅》。(板书:15蟋蟀的住宅)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提出学习任务,明确目标)(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读课文。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宅”、“慎”、“扯”、“骤”是翘舌音。“择”是平舌音。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慎重”、“选择”、“住宅”、“挖掘”、“骤雨”、“钳子”、“住址”。(三)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1.哪部分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哪部分写了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7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8—10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2.课文可以分几段?(三段,第1自然段是第一段,2—7第二段,8—10第三段)教师边听边做总结性板书(

一、蟋蟀的出名。

二、住宅特点。

三、建造过程)(紧紧抓住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预习提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清文章条理)(四)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思考蟋蟀出名的原因?教师板书(唱歌、住宅)2.(指板书)问:结合生活实际谈一下蟋蟀为什么因唱歌和住宅而出名?同学们很熟悉蟋蟀的歌声,但对它们的住宅了解不多,下文着重介绍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有名。(五)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部分分几层意思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分三层意思讲的:一是住址的选择;二是使用的工具;三是屋内屋外的情形)2.逐层深入理解:(1)第一层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投影仪显示)①提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指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②以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一是慎重选址,二是自己挖掘)③说说“慎重”的意思,并找出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体现在什么地方?(慎重:谨慎、小心。一是“排水优良”;二是“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教师板书(柔弱的工具)(2)第二层①指名朗读,让学生观察蟋蟀的形体,体会人们对他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的原因。(出示蟋蟀挂图)②自由说说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样。(3)第三层①图文对照,默读思考:蟋蟀的住宅从外部到内部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出示巢穴投影片)②师生交流归纳:(从外部看:向阳、隐蔽、干燥、弯弯曲曲、有门、有平台。从内部看: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总的印象是“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板书:伟大的工程③指名读第三层。④讨论:假设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投影仪出示)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蟋蟀挖掘巢穴用自己的足和腿)“伟大的工程”对什么而言?(柔弱的工具)蟋蟀挖掘巢穴是用自己的足和腿,靠这样简单工具,竟把粗糙地方修理平整,筑成那样好的住宅,所以作者发出感叹,称赞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3.指导学生用赞叹的语气朗读第二段。(六)小结让学生对照板书总结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二)检查复习1.检查生字词。(弃、住宅、慎重、选择、挖掘、住址、骤雨、钳子)2.蟋蟀住宅的特点。(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2.(幻灯出示)作者写蟋蟀怎样建造住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动工时间,再写怎样挖掘,最后写不断整修)3.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同桌讨论。(1)让学生勾划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过程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分别在扒、搬、踏、推等词下面加点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体会蟋蟀建造住宅时全身使劲,很吃苦耐劳)(2)“休息一会儿”和“不大一会儿”说明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烦”又说明什么?(说明蟋蟀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干,很有耐心)(3)蟋蟀是随什么来对它的住宅进行长时间的修整?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4)“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说明了什么?(在别的季节里,更不会放松整修住宅了,说明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也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4.检查自学情况。5.让学生总结第三段内容,并让学生用简炼的词语进行板书:(初寒动工、不懈工作、长期整修)(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6.教师归纳讲解。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可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板书:辛勤劳动)(四)(放全文录像片)思考: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蟋蟀住宅的?(五)朗读全文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讨论其妙处。(“不肯随遇而安”“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平台”“弹琴”“唱歌”“修理”“休息”等,这种拟人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课时(一)检查朗读(二)识记字形有的学生从形近字的角度认识了“掘”与“倔”、“宅”与“它”、“址”与“扯”的区别。有的通过分析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了“骤”。(三)练笔1.(幻灯出示)练笔要求。运用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一篇短文。要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清楚,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2.回忆《鲸》、《蟋蟀的住宅》抓住动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1)通过哪些方面写鲸的外形的?(出示《鲸》的幻灯图片,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内容)。(2)怎样写《鲸》的生活习性的?(3)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特点?(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师生小结:通过分析《鲸》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抓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4)《蟋蟀的住宅》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具体的?(出示板书)我们就运用课文中观察方法和抓住事物的特点的方法进行一次练笔(引导学生回想本组课文中学列的方法为学生练笔作铺垫)3.让学生读并理解要求(1)运用本组学到的观察方法。(2)抓动物的特点。(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4.让学生观察动物说特点(1)师准备小动物,生四人一组观察讨论抓什么特点来写?(2)运用说明方法再说。5.学生自己动手练笔。6.指名读,酌情表扬。(四)小结

七、布置作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