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下文将展示海口经济学院所有招生专业在2024年高考中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帮助大家了解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的高考录取数据。
一、2024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一)本科批物理类
2024年在河北物理类考生中,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448分~455分。下文是海口经济学院在河北本科批物理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会计学:455分
2、通信工程:452分
3、财务管理:452分
4、交通运输(民航运输):450分
5、网络与新媒体(AI媒介应用):449分
6、工程造价:449分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449分
8、市场营销(创意产业管理):448分
9、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平台运维):448分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控制):448分
11、金融工程:448分
(二)本科批历史类
2024年在河北历史类考生中,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449分~469分。下文是海口经济学院在河北本科批历史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绩效设计师):469分
2、审计学:453分
3、会计学:453分
4、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与科技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向)专业):449分
(三)专科批物理类
2024年在河北物理类考生中,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288分~336分。下文是海口经济学院在河北专科批物理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定向培养,向海南省各重点企业按需输送毕业生):336分
2、大数据与会计:324分
3、园林工程技术:316分
4、电子商务:311分
5、汽车智能技术:310分
6、大数据与财务管理:310分
7、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309分
8、现代物流管理:308分
9、商务英语:308分
10、新能源汽车技术:307分
11、工程造价:306分
12、现代移动通信技术:304分
13、建筑设计:303分
14、健康管理:302分
15、金融服务与管理:301分
16、建筑设计(虚拟空间设计,与建筑VR技术提供商光辉城市联合培养):301分
17、应用韩语:300分
18、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300分
19、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与分析师):300分
20、旅游管理(含智慧旅游、文旅直播、研学旅行方向):299分
21、连锁经营与管理:299分
22、商务日语:296分
23、会展策划与管理(数字会展):296分
24、无人机应用技术:295分
25、会展策划与管理:295分
26、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295分
27、市场营销(奢饰品营销):295分
28、计算机网络技术:295分
29、计算机应用技术:295分
30、金融科技应用:294分
31、财富管理:292分
32、民宿管理与运营:290分
33、市场营销(影视营销与制作):288分
(四)专科批历史类
2024年在河北历史类考生中,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237分~253分。下文是海口经济学院在河北专科批历史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大数据与会计:253分
2、人力资源管理:249分
3、新能源汽车技术:245分
4、建筑室内设计:245分
5、现代物流管理:245分
6、民航运输服务:245分
7、市场营销:244分
8、电气自动化技术:244分
9、飞机机电设备维修:243分
10、市场营销(影视营销与制作):242分
11、金融服务与管理:242分
12、金融科技应用:241分
13、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241分
14、商务管理:241分
15、空中乘务:241分
16、计算机应用技术:241分
17、连锁经营与管理:240分
18、电子商务(商业分析与大数据):239分
19、无人机应用技术:239分
20、商务英语:238分
21、应用韩语:238分
22、商务日语:238分
23、民宿管理与运营:237分
24、影视编导:237分
25、影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237分
二、海口经济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分及录取位次排名(2024年)
批次 | 最低分 | 位次排名 |
---|---|---|
本科批 | 483 | 41779 |
对于2025年海南考生来说,高考位次超过41779名,则有机会被海口经济学院录取。
三、海口经济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