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另案[lìngàn]
另外的案件:作~处理。
2、替另[tìlìng]
另外。
3、另收[lìngshōu]
另外收费。
4、另院[lìngyuàn]
与他家分开的、独立的院子。
5、另日[lìngrì]
他日,别的日子。
6、另文[lìngwén]
另外行文。
7、另眼[lìngyǎn]
看重;重视一向知道侯总镇是老师的心腹人,向来对于侯总镇也十分另眼。
8、另类[lìnglèi]
另外的一类,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这样的女孩可以归入~。这部片子是当代电影中的~。
组词是另外。
造句1.小明小红,你今天晚上面同学都获得了其中的奖励。
假期坚持写日记就行了,不再另外布置任何的作文了。
1、另组词有:另案、另日、另文、另眼、单另、孤另、另巧、另院、另类、另收等。
2、另案[lìngàn]清代指河堤不在常例而是临时的修理工程。《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岁修抢修所不及者,曰另案。”原注:“凡新生埽工、接添埽段,不在岁修抢修常例者,曰另案。”
3、另日[lìngrì]他日,别的日子。明·杨慎《丹铅续录·另日》:“俗谓异日曰另日。”清·翟灏《通俗编·时序》:“《列子·周穆王》篇有‘别日升崐仑邱’语。另或为别字之省。”
4、另文[lìngwén]另外行文。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已将无凭跴缉之语,另文申详臬宪矣。”
5、另眼[lìngyǎn]犹另眼相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一向知道侯总镇是老师的心腹人,向来对於侯总镇也十分另眼。”
另案、单另、另收、替另、另文、另类、另巧、另院、另日、另眼
另,普通话读音为lìn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另”字《五音集韵》中解释为:“另,分居也”,其本义为分居,分开居住而各自谋生;引申含义为别的,以外,如:另外;也用作姓。
在现代汉语中,另常用作形容词,如:另行、另外、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