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宋哥窑碗盏特征

来源:互联网 知识 1

1、胎色分两类,一类是紫黑、深灰、浅灰,多有“紫口铁足”。一类是土黄没有“紫口”,仅是足端多呈酱褐色“铁足”。

2、釉色多为乳浊状,滋润肥厚。以灰青为主也有浅灰青、炒米黄、浅米黄,其中炒米黄油层尤厚。

3、宋代瓷器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炒米黄釉面布满开纹片,开片有大有小,大者深褐色,小者褐黄色,匀整清晰,故称“文武片”,或称“金丝铁线”,也称“鳝血”。

4、灰青、浅青的开片为黑色。

5、胎釉结合紧密,器表手感平滑,有奇妙的艺术效果。

6、制作精细,多施釉到底,仅圈足无釉。

7、开片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者称“鱼子纹”,开片较细碎者称“百圾碎rdqu

8、胎质有瓷胎,也有澄泥胎。

9、一般采用垫饼垫烧,亦有采用满釉支烧的,此类器底可见到支钉痕。

10、器形以小件为主,少见大件,有贯耳瓶、胆式瓶、三足鼎、五足洗、鱼耳炉、立耳炉、乳钉五足炉、渣斗式樽以及各式盘、碗等,造型古朴。

11、有的器皿口沿微微外鼓,并非器胎外鼓,乃釉厚所致。

12、圈足不太规整,器壁看似平滑,手模则有不平感。端面较平整但不宽。

13、因釉厚,常有缩釉现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