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高考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大类招生的好处和坏处

来源:互联网 知识 1

想必各位同学都听过“大类招生”,那么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呢?大类招生有哪些大类?本文将介绍高考大类招生的形式有哪些,并带来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最后还回答了如何避免大类招生的坑,希望对各位同学有帮助。

一、高考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所谓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不按照具体专业招生,而是按照学科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的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可以将相同或者是相近的学科合并为一个类别进行统一招生,1-2年之后再根据学生个人兴趣进行专业分流。

最早开始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是北京大学,后来南大、复大、浙大等985重点高校也先后开始实施该培养制度,目前大类招生在高考录取中已十分常见。比如清华大学的文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等都是按大类招生。

招生院校 首选科目 招生专业
清华大学 历史 文科试验班类
(通用基础类)[社会学(等专业)]
清华大学 物理 理科试验班类
(物理基础类)[物理学(等专业)]
清华大学 物理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除了一些重点高校的“基地班”之外,当下有很多高校都按照大类招生。比如安徽大学,2023年学校的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专业都是按“材料类”招生,一学年后再分专业(数据来源于学校官网)。再比如学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也都是按“数学类”招生。

总之,目前按大类招生在高校中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了。下面为大家带来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

二、大类招生的好处和坏处

大类招生的优点主要有:减少盲目性、平衡冷热门专业、提高学校效率等。

报考志愿时很多同学都会纠结自己该选择哪个专业,特别是有些很相似的专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果按照大类招生的话,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合理选择,减少了高考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比如考生想学计算机类专业,但并不了解哪个计算机专业适合自己,此时按照计算机大类招生再进行分流,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有利的。

高考生都追崇报考热门专业,长久下来冷门专业毕业生就越来越少,大类招生对社会平衡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类招生的缺点主要有:分流办法不成熟、暗箱操作等。

按大类招生在高考录取中是比较容易的,但过一两年后想要分流就是一件大事,每个学校分流的办法不一样。据了解大部分高校会采用成绩绩点等办法进行分流,这样就会导致热门专业全部都是成绩优异的同学,而其他学生则到了冷门专业。如果全然按照考生兴趣分流,肯定也有很多同学会选择热门专业,因此按大类招生的分流办法并不成熟。

三、如何避免大类招生的坑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兴趣大方向。

虽然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不用纠结具体专业,但一个大类专业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学生们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还是需要明确的,比如语言类、计算机类还是工商管理类等。

其次要提前了解学校的大类包括哪些具体专业。

每个学校的大类招生所包含的具体专业是具有差别的,因此各位同学在填报学校的时候需要提前了解该大类下究竟有哪些专业,有没有自己想要上的专业。

最后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需要综合考虑。

在进入大学之后,考生务必将二次专业选择放在心上,选择专业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综合考虑。

大类招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