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为:山东最低619分、北京最低606分、天津最低640分等;各专业分数线为:化学600分-635分、基础医学451分-640分等。
一、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4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最低是451分,招生地区是青海,但是平均到各省来看,基本得617分左右才能入围。
中山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入围分数线为:
省份 | 科目 | 2024入围 分数线 |
---|---|---|
青海 | 理科 | 451 |
宁夏 | 理科 | 553 |
上海 | 综合改革 | 556 |
陕西 | 文科 | 587 |
重庆 | 物理 | 594 |
湖北 | 物理 | 597 |
内蒙古 | 理科 | 598 |
江西 | 物理 | 599 |
陕西 | 理科 | 600 |
甘肃 | 物理 | 600 |
北京 | 综合改革 | 606 |
广西 | 物理 | 607 |
山西 | 理科 | 608 |
河南 | 文科 | 609 |
湖南 | 物理 | 609 |
黑龙江 | 历史 | 611 |
吉林 | 物理 | 611 |
江苏 | 物理 | 612 |
河北 | 历史 | 613 |
河北 | 物理 | 615 |
福建 | 物理 | 616 |
贵州 | 物理 | 617 |
山东 | 综合改革 | 619 |
广东 | 物理 | 620 |
河南 | 理科 | 621 |
四川 | 理科 | 621 |
广东 | 历史 | 622 |
安徽 | 物理 | 622 |
安徽 | 历史 | 625 |
黑龙江 | 物理 | 629 |
辽宁 | 历史 | 631 |
云南 | 理科 | 634 |
云南 | 文科 | 635 |
浙江 | 综合改革 | 635 |
天津 | 综合改革 | 640 |
辽宁 | 物理 | 645 |
海南 | 综合改革 | 656 |
二、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入围分
1.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613分-635分
2.化学:600分-635分
3.基础医学:451分-640分
4.理论与应用力学:604分-630分
5.历史学:556分-645分
6.生态学:597分-656分
7.生物科学:553分-640分
8.数学与应用数学:614分-650分
9.物理学(物理学院):598分-645分
10.物理学(物理与天文学院):594分-646分
11.哲学:609分-660分
三、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模式及建议
1.入围模式分析
(1)入围条件:高考成绩为核心,学科特长可破格
高考成绩要求:考生需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特殊类型招生线)以上,且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85%(与校考成绩15%加权)。
学科竞赛破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银牌)及以上获得者,可破格入围(需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分省分专业计划:中山大强基计划按省份、专业分配名额,入围分数线因省而异,竞争激烈省份(如广东、江苏)入围分可能显著高于一本线。
(2)校考模式与难度
笔试:侧重学科基础能力测试,理科多考察数学、物理的逻辑思维与解题深度,文科注重经典文献阅读与思辨分析。
面试:采用多对一或小组讨论形式,重点考察学术潜力、科研志向及与中大培养理念的匹配度(如“家国情怀”和“交叉创新能力”)。
体测:项目包括立定跳远、50米跑等,作为录取参考,不合格者可能被淘汰。
2.报考建议
(1)适合人群判断
强匹配考生:对基础学科有强烈兴趣,计划深耕科研或高校教职,能接受本-硕-博衔接培养(强基生一般不可转专业)。
谨慎报考:仅追求名校光环、对专业缺乏热情,或家庭经济压力大需快速就业者。
(2)校测针对性准备
笔试:理科刷题需注重难题深度(如《奥赛经典》基础题),文科研读经典(如《史记》《理想国》选段)。
面试:提前了解中大强基导师研究方向,模拟“为何选择基础学科”“未来科研规划”等高频问题。
体测:提前1个月每日训练,确保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