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作者是匈牙利人。
出自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诗歌《自由与爱情》。
原文为:
匈牙利语:
Szabadság,Szerelem!
E kettő kell nekem,
Szerelmemért föláldozom,
Az életet,
Szabadságért föláldozom,
Szerelmemet.
-Petőfi Sandor,1847
译文: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了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赏析:
这首诗歌是在1929年由“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我国著名诗人殷夫(白莽)翻译过来的。殷夫的译诗,考虑到中国律诗的特点,把每一句都译成五言,且有韵脚,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最为人们所熟悉。不过,这种译法对原诗的面貌作了较大的改动。
这首著名的爱情短诗写于1847年1月1日。其时,裴多菲将自己业已创作完毕的作品进行整理准备出版,并写了一篇序文,以阐述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就在这一天深夜,他写下了这首诗,从而完成了他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飞跃。
在诗中,诗人首先盛赞生命的可贵,也许是因为它有无穷的创造力,也许是因为它属于人只有一次。然而在诗人看来,爱情比生命更有价值。“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是诗人在经历了爱情的生活体验后对这一人生经验的高度凝聚。异性相爱,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没有爱情之水的浇灌,生命之树就会枯萎;有了爱情,生命才充满了生机,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本质力量。早在1844年诗人21岁时,就经历过一次爱情的打击。那时,他和乔包·爱德卡尔——一位15岁的漂亮少女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诗人当时曾写下两首诗献给她。1845年1月7日,爱德尔卡突然夭亡,诗人受到沉重打击。他在情人的灵柩前痛哭,他睡在情人生前睡过的床上,他在情人的坟前哀悼。这一切痛苦的煎熬后来化作一首首悼亡诗,以《爱德尔卡坟上的柏叶集》为名出版。这是诗人在感情生活中受到的一次巨大打击,使他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可贵。1846年,诗人与富家小姐尤丽亚相遇,二人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结成伉俪。这期间,又充满了多少疑虑、苦闷、伤感和快慰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裴多菲早期的爱情生活还没有跳出个人狭隘的圈子,那么后来,他能把个人的爱情生活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无疑,是受到了爱人的巨大鼓舞。1848年3月17日所写的一篇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大半夜的时间,我和我的妻子——我心爱的、勇敢的鼓舞者都没有睡着;她时时刻刻在鼓舞着我。她走在我的思想和计划的前面,正象一面军旗在队伍前面迎风招展。”在革命爆发的那些日日夜夜,有这样一位伴侣和战友与自己并肩作战,显然,诗人是以此而感到自豪的。所以诗人说过:“爱情对于我,简直象是呼吸和脉搏”,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裴多菲的爱情价值观。
作者简介:
裴多菲·山陀尔(Petofi Sandor,1823—1849)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
生平:他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于疆场,年仅26岁零7个月。然而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在其著作《摩罗诗力说》、《希望》、《<奔流>编校后记》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极大的热情推荐、介绍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