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上海黄炎培故居】黄炎培简介 黄炎培故居在哪里

来源:互联网 知识 1

黄炎培

黄炎培是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尽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重要奠基人。

黄炎培简介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后见1915年《学生会会报》、1917年杭州《教育周报》),一作讱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见《小说月报》)、同父(见解放前《展望》)影射名王培芝(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人称珐琅博士(早年欲以***舶来品的搪瓷器皿,曾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珐琅科,附设珐琅工场,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口号,以致遭到少数人的讥刺为珐琅博士)。

1917年,黄炎培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创造,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黄炎培在一生的活动中,服务和倡导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他的一生和他的事业也确是实践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扬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尽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重要奠基人。他所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至今已有76年。职教社在全国解放前有社员三万多人,出版的刊物、书籍120多种,从1917年到1949年办理学校共10所,职业补习教育机构49所,职业指导机构25处,农村改进事业30处,前后累计举办、**或合作事业114处。目前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在北京、上海、云南、河南、河北、黑龙江、福建、安徽、深圳、重庆等九省市有地方职教社和支社,是我国活动时间最长的人民教育团体。

黄炎培故居在哪里

内史第(黄炎培故居),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新川路218号。

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川路218号,与在建的迪斯尼为邻。大院占地34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8.9平方米。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树镛(18321873)祖上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

内史第名人辈出:黄炎培1878年诞生于第三进宅院,现为市级文保单位黄炎培故居;著名音乐家黄自、民主战士黄竞武、水利专家黄万里等黄氏子弟诞生于此;宋耀如与倪桂珍夫妇携子女于1890年1904年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宋氏姐弟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据考证,宋庆龄1893年诞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新文化旗手胡适也与内史第有过不解之缘。

内史第曾以藏有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被清代国学大师俞樾赞为文物古迹,富甲东南。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在这里开启了毛巾业发展的先河。黄炎培曾作过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的评价。

故居正楼前设有一座黄炎培半身铜像,上悬**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故居内设有黄炎培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示历史照片154张,实物50件。1991年10月,由原川沙县人民***拨款,在原地原貌修复,把内室楼改建为内史第大厅,增设保护围墙。经过整修落成的黄炎培故居,占地面积73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

黄炎培简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