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企业会将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可以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具体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实际发生坏账时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确认的坏账,又收回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4)冲减(转回)多计提的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对企业的应收款项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信用减值损失是什么?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企业造成信用减值损失的原因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该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企业发生无法收回的款项,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
3、企业预期能收回坏账款项后,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
贷:坏账准备。
4、企业最后收回所有款项,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
坏账确认审计
1、严格甄别坏账损失是否属因应收款内容,有无不属应收款内容却列入应收款,造成人为的“坏账”。
2、有无逾期未满三年的应收账款都按坏账损失处理的现象。
3、有无虚假的坏账损失,如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虚开销售收入,形成一笔假的应收账款,又不及时清理,挂账三年以上,名义上形成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01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撤销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等。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撤销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等。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会计处理的方法: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二、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主要环节。
(一)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