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知识 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1、规定货币材料。货币有铜、银、金、纸和其他材质。

2、规定货币单位。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有统一的价格标准。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本位币和辅币两种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有些国家的本位币和辅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铸造有自由铸造和限制铸造,发行有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

6、规定货币的发行保障制度。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

扩展资料: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依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一)一国两制下的地区货币制度

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

“一国三币”的的特有历史现象。由于这三种货币是在不同的地区流通,所以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效应。

(二)跨国货币制度和欧元

1999年元月1日,欧元启动,欧元成为欧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各成员国原有的货币可继续流通到2002年6月30日。欧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国货币制度的创新。可以预见的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发展成为跨国货币制度,地区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将是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