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的颜色往往能反映其精炼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烃氧化物和硫化物的脱除越干净,颜色越浅。但是,即使炼油条件相同,不同油源、不同碱的原油生产的基础油。
2、它的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不同。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来说,因为添加剂的使用,颜色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判断基础油精炼程度的指标的意义。
3、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着其组成中碳、氧、硫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所以在相同的粘度或相对分子量下,芳烃、胶质、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高。
4、环烷烃多的在中间,烷烃多的最小。
5、粘度反映了油品的内耗,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指标。不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粘度越高,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6、粘度指数表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油品粘度受温度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亦然。
7、闪点是指示油品蒸发的指标。油馏分越轻,蒸发越大,闪点越低。相反,油馏分越重,蒸发越小,闪点越高。同时,闪点是石油产品着火危险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8、严禁闪点低于45的易燃产品和闪点高于45的易燃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将油加热至其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应根据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和工作条件来选择润滑油。
9、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 ~ 30,可以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