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纪为12年,岁星或太岁纪年,12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纪。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意思是: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现在是每昼夜是24小时,而在古代则是12个时辰。
当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分别称中国与西方的时间单位为‘大时’和“小时”。
古汉语中一纪是多长时间
我觉得“一纪”应该是12年的。我从《西游记》中有好几次都看到过孙悟空到阴曹地府里去把某人的灵魂给带回来,顺表叫阎王爷给加上一纪的阳寿(12年}。呵呵。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