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旧时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规谏|进谏。
2、谏<动>(形声。
3、从言,柬声。
4、本义:直言规劝)同本义 谏,证也。
5、――《说文》谏者,正也。
6、――《楚辞·七谏序》谏,犹正也。
7、以道正人行。
8、――周礼·司谏》注掌谏五恶。
9、――《周礼·保氏》。
10、注:“以礼义正之。
11、”三谏不从。
12、――《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13、――《左传·僖公二年》保氏常谏王恶。
14、――《周礼·地官》大臣强谏。
15、――《战国策·赵策》扶苏以数谏。
16、――《史记·陈涉世家》忠谏之路。
17、――诸葛亮《出师表》不为拒谏。
18、――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又如:谏阻纳质(。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