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粉背蕨(学名: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Fee)是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
2、植株高15-30厘米。
3、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偶有沿石缝横走)先端被披针形。
4、叶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粗约7毫米;叶片五角形,长宽几乎相等,约5-7厘米,先端渐尖;裂片三角形或镰刀形,基部一对较短,羽轴上侧小羽片较短;裂片三角形或镰刀形,以圆缺刻分开。
5、叶干后草质或薄革质。
6、孢子囊群较多;囊群盖连续,狭,膜质,黄绿色,全缘,孢子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周壁表面具颗粒状纹饰。
7、银粉背蕨一般生长于海拔1400-3900米的灌丛间岩石缝中或路边墙缝隙中。
8、全草可以入药,主治链诛合成毒,尤其能解乌头中毒、愈疮,治精腑肾脏病、热性腹泻、肉食或肾虚早泄、疮疖痈毒;根状茎直立斜展,外被棕红色鳞片,近似五角星状的大型叶片,宜于中国各地盆栽装饰室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