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可将兰州交通大学历年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兰州交通大学物理类2024年在甘肃的分数线为287分。倘若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287分,那么被兰州交通大学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兰州交通大学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兰州交通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兰州交通大学2024年在北京01组的最低分为526分,2023年的最低分为530分,2022年的最低分为477分。
兰州交通大学在天津01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563分。
兰州交通大学在吉林物理类第003组,2024年最低分为401。
兰州交通大学在黑龙江物理类第003组,近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47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兰州交通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 科目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北京 | 01组 | 526 | 530 | 477 | |
天津 | 01组 | 563 | |||
天津 | 03组 | 526 | |||
天津 | 04组 | 552 | |||
天津 | 02组 | 551 | |||
吉林 | 物理 | 第003组 | 401 | ||
吉林 | 物理 | 第002组 | 539 | ||
吉林 | 历史 | 第001组 | 487 | ||
黑龙江 | 物理 | 第003组 | 547 | ||
黑龙江 | 历史 | 第001组 | 511 | ||
黑龙江 | 历史 | 第002组 | 503 | ||
上海 | 01组 | 431 | 433 | 419 | |
江苏 | 物理 | 03组 | 547 | 530 | 520 |
江苏 | 物理 | 02组 | 545 | 549 | 530 |
江苏 | 历史 | 01组 | 537 | 530 | 517 |
安徽 | 物理 | 002组 | 548 | ||
安徽 | 物理 | 001组 | 544 | ||
安徽 | 历史 | 001组 | 525 | ||
福建 | 物理 | 专业组:500 | 567 | 520 | 517 |
福建 | 历史 | 专业组:999 | 487 | 462 | 530 |
江西 | 物理 | 第501组 | 527 | ||
江西 | 物理 | 第502组 | 539 | ||
江西 | 历史 | 第101组 | 536 | ||
湖北 | 物理 | 第02组 | 551 | 544 | 530 |
湖北 | 历史 | 第01组 | 523 | 528 | |
湖南 | 物理 | 第103组 | 540 | ||
湖南 | 历史 | 第102组 | 523 | ||
广东 | 物理 | 204组 | 534 | ||
广东 | 物理 | 203组 | 537 | 527 | |
广东 | 物理 | 205组 | 556 | ||
广东 | 历史 | 202组 | 507 | ||
广东 | 历史 | 201组 | 523 | 503 | 516 |
广西 | 物理 | 102组 | 503 | ||
广西 | 物理 | 101组 | 527 | ||
广西 | 历史 | 103组 | 495 | ||
海南 | 专业组01 | 597 | 569 | ||
甘肃 | 物理 | 902组(预科)(散居) | 481 | ||
甘肃 | 物理 | 602组(本科拔尖人才联合培养) | 540 | ||
甘肃 | 物理 | 012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肃北) | 365 | ||
甘肃 | 物理 | 017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积石山县) | 413 | ||
甘肃 | 物理 | 019组(国家专项) | 513 | ||
甘肃 | 物理 | 004组 | 512 | ||
甘肃 | 物理 | 020组(国家专项) | 512 | ||
甘肃 | 物理 | 023组(地方专项) | 508 | ||
甘肃 | 物理 | 018组(国家专项) | 498 | ||
甘肃 | 物理 | 026组 | 420 | ||
甘肃 | 物理 | 021组(地方专项) | 496 | ||
甘肃 | 物理 | 022组(地方专项) | 495 | ||
甘肃 | 物理 | 008组(藏区专项)(加试藏语文)(天祝) | 287 | ||
甘肃 | 物理 | 009组(藏区专项)(加试藏语文)(甘南) | 428 | ||
甘肃 | 物理 | 007组(藏区专项)(甘南) | 475 | ||
甘肃 | 物理 | 005组 | 522 | ||
甘肃 | 物理 | 010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临夏) | 470 | ||
甘肃 | 物理 | 901组(预科)(聚居) | 469 | ||
甘肃 | 物理 | 006组 | 552 | ||
甘肃 | 物理 | 011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张家川) | 463 | ||
甘肃 | 物理 | 013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肃南) | 458 | ||
甘肃 | 物理 | 015组(藏区专项)(天祝) | 453 | ||
甘肃 | 物理 | 014组(其他民族地区专项)(阿克塞) | 440 | ||
甘肃 | 物理 | 016组(藏区专项)(少数民族)(甘南) | 439 | ||
甘肃 | 历史 | 903组(预科)(聚居) | 463 | ||
甘肃 | 历史 | 904组(预科)(散居) | 478 | ||
甘肃 | 历史 | 003组(地方专项) | 496 | ||
甘肃 | 历史 | 002组(国家专项) | 513 | ||
甘肃 | 历史 | 001组 | 514 |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本科批物理类:兰州交通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535分、2023年分数线为500分,2022年分数线为524分。
山西本科二批A理科:兰州交通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448分~495分。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兰州交通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465分、2023年分数线为380分,2022年分数线为420分。
高考 省份 | 批次 | 科目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河北 | 本科批 | 物理 | 535 | 500 | 524 |
河北 | 本科批 | 历史 | 543 | 522 | 534 |
山西 | 本科二批A | 理科 | 495 | 448 | 462 |
山西 | 本科二批A | 文科 | 507 | 475 | 504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65 | 380 | 420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65 | 380 | 420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65 | 427 | 464 |
辽宁 | 本科批 | 物理 | 529 | 447 | 408 |
辽宁 | 本科批 | 历史 | 518 | 437 | 533 |
浙江 | 一段 | 537 | 502 | 548 | |
山东 | 一段 | 504 | 505 | 525 | |
河南 | 本科二批 | 理科 | 523 | 524 | 517 |
河南 | 本科二批 | 理科 | 523 | 524 | 517 |
河南 | 本科二批 | 文科 | 518 | 541 | 516 |
重庆 | 本科批 | 物理 | 533 | 487 | 502 |
重庆 | 本科批 | 历史 | 497 | 479 | 490 |
四川 | 本科一批 | 理科 | 563 | 540 | 524 |
四川 | 本科一批 | 文科 | 535 | 539 | 545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 | 492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 | 500 | ||
云南 | 一本 | 理科 | 550 | 515 | 533 |
云南 | 一本 | 文科 | 573 | 553 | 589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23 | 346 | 409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23 | 346 | 409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57 | 461 | 457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57 | 461 | 457 |
青海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40 | 322 | |
青海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40 | 322 | |
青海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09 | 404 |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03 | 354 |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03 | 354 |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71 | 460 |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71 | 460 | |
新疆 | 专科批 | 理科 | 292 | ||
新疆 | 专科批 | 理科 | 292 | ||
新疆 | 专科批 | 文科 | 367 | ||
新疆 | 专科批 | 文科 | 367 |
二、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全校共有教职工226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人,教授333人,副教授670人。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近三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中组部海外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目前,共有柔性引进“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5人。培育万人计划获得者4人,其中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6人,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