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厚度多少千米_地壳的平均厚度和密度是多少?
虽然地壳只占地球很小的一部分(1%都不到),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地壳确实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地壳表面上,
因为地球表面71%的面积覆盖的是海洋,所以地球上的地壳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海洋地壳和**地壳。
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公里~10公里,主要由更密集、更基性的岩石组成,例如玄武岩、辉绿岩和辉长岩;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0公里~50公里,主要由密度较小的长英质岩石组成,例如花岗岩。在青藏高原、高原和波罗的海地盾东部等少数地方,**地壳较厚(50公里至80公里)。
总体而言,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为15~20公里。
地球地壳在**和海洋上的厚度是不一样因为**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密度都低于
**地壳的平均成分与安山岩相似,尽管成分不均匀,上地壳的平均成分与英安岩相似,而下地壳的平均成分则更类似于玄武岩。地球**地壳中最丰富的矿物是长石,占地壳重量的41%左右,其次是石英,占12%,辉石占11%。
除水以外的所有其他成分仅以极少量出现,总量不到1%。
与玄武岩洋壳相比,**地壳富含不相容的元素,与下伏的地幔相比则更加丰富。相对于原始地幔岩石,**地壳中最不相容的元素富集了50到100倍,而海洋地壳中的不相容元素则富集了大约10倍。
**地壳的估计平均密度为2.835克/立方厘米,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从最上层地壳的平均2.66克/立方厘米增加到地壳底部的3.1克/立方厘米。
相比较而言,大洋地壳的密度更大,平均密度就超过了3克/立方厘米
与**地壳相比,大洋地壳主要由枕状熔岩和片状岩脉组成,其中大洋中脊玄武岩的成分,具有薄薄的上层沉积物和下层辉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