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2025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来源:互联网 知识 0

2025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分别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保定)、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三峡大学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名),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交通大学

通过国网录用高校毕业生人数排名可以窥见国网更青睐哪些大学的毕业生,想进国家电网的考生和家长可以提前了解!

一、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

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大学分别为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保定),这6所大学曾经长期隶属于我国电力部、水利部门管理,且目前皆是国家电力高校联盟成员,这6所原电力部直属大学在国家电网的认可度非常高。

毕业就能进国家电网的六所大学?

我们根据“2025年国家电网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名单”,为大家整理了国网招录人数排名。国家电网在各高校招录人数排名来看,这6所国家电网认可的大学进入国家电网的毕业生人数是非常多的,其中位于北京的华北电力大学共有774名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为各高校进入国家电网的毕业生人数之最。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744人;

华北电力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力行业“黄埔军校”。华北电力大学是伴随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发展而成长的。从1958年建校起,学校长期以来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逐渐建设了一批服务电力行业的优势特色学科。

2.上海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512人;

上海电力大学为国际电力高校联盟永久理事长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单位、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和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发起成员单位。

3.三峡大学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603人;

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的,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电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是三峡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601人;

5.东北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553人;

6.南京工程学院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371人;

7.沈阳工程学院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329人;

8.福州大学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331人。

9.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用毕业生人数为604人。

这6所院校被电网录用的毕业生人数均超过了300人,其中三峡大学录用人数超过了华北电力(保定)、福州大学等211、985高校。在名单中排名前9所的高校录取人数都在300人以上。

2025年国家电网第一批录用人数超过100人的高校名单如下:

二、电气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排名

根据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第1名的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排名全国第2、3名;电气工程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分别为:

全国第1名:华中科技大学

全国第2名:清华大学

全国第3名:西安交通大学

全国第4名:浙江大学

全国第5名:重庆大学

全国第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全国第7名:华北电力大学

全国第8名:东南大学

全国第9名:湖南大学

全国第10名:西南交通大学

在软科中国电气工程专业排名中,除了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外,安徽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广州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不错,这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都是中国高水平专业,推荐给分数不是特别高,但又想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排名一览表(前10名、前50名):

专业名称 学校名称 排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浙江大学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重庆大学 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北电力大学 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东南大学 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 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天津大学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山东大学 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武汉大学 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1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南理工大学 1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北京交通大学 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河北工业大学 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川大学 2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同济大学 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电力大学 2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长沙理工大学 2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东北电力大学 2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东北大学 2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2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河海大学 2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南大学 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理工大学 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西大学 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矿业大学 3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理工大学 3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科技大学 3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福州大学 3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吉林大学 3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三峡大学 3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武汉理工大学 3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4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江苏大学 4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师范大学 4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沈阳工业大学 4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安徽大学 4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北京理工大学 4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昆明理工大学 4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东工业大学 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大学 50

电力联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