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可将黑龙江工商学院历年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黑龙江工商学院物理类2024年在黑龙江的分数线为360分。倘若2025年黑龙江物理类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360分,那么被黑龙江工商学院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黑龙江工商学院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黑龙江工商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黑龙江工商学院2024年在天津02组的最低分为476分。
黑龙江工商学院在吉林物理类第002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385分。
黑龙江工商学院在黑龙江物理类第002组,2024年最低分为360。
黑龙江工商学院在江苏物理类01组,近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62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黑龙江工商学院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 科目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天津 | 02组 | 476 | |||
天津 | 01组 | 475 | |||
吉林 | 物理 | 第002组 | 385 | ||
吉林 | 历史 | 第001组 | 439 | ||
黑龙江 | 物理 | 第002组 | 360 | ||
黑龙江 | 物理 | 第003组 | 360 | ||
黑龙江 | 历史 | 第001组 | 410 | ||
江苏 | 物理 | 01组 | 462 | ||
福建 | 物理 | 专业组:500 | 459 | ||
福建 | 历史 | 专业组:999 | 457 | 440 | 460 |
江西 | 物理 | 第502组 | 434 | ||
江西 | 物理 | 第501组 | 437 | ||
江西 | 历史 | 第101组 | 463 | ||
广东 | 物理 | 203组 | 468 | ||
广东 | 物理 | 202组 | 464 | 457 | 457 |
广东 | 历史 | 201组 | 460 | 453 | 463 |
广西 | 物理 | 105组 | 371 | ||
广西 | 历史 | 104组 | 417 | ||
海南 | 专业组01 | 516 | 503 | 486 | |
甘肃 | 物理 | 002组 | 383 | ||
甘肃 | 物理 | 003组 | 373 | ||
甘肃 | 历史 | 001组 | 428 |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本科批物理类:黑龙江工商学院2024年分数线为451分、2023年分数线为441分,2022年分数线为430分。
山西本科二批C理科:黑龙江工商学院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347分~380分。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黑龙江工商学院2024年分数线为360分、2023年分数线为334分,2022年分数线为325分。
高考 省份 | 批次 | 科目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河北 | 本科批 | 物理 | 451 | 441 | 430 |
河北 | 本科批 | 历史 | 454 | 431 | 446 |
山西 | 本科二批C | 理科 | 380 | 347 | 373 |
山西 | 本科二批C | 文科 | 414 | 382 | 409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科 | 360 | 334 | 325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文科 | 396 | 386 | 369 |
辽宁 | 本科批 | 物理 | 395 | 395 | 395 |
辽宁 | 本科批 | 历史 | 400 | 404 | 404 |
浙江 | 二段 | 463 | |||
浙江 | 二段 | 463 | |||
山东 | 一段 | 454 | 462 | 453 | |
河南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08 | 421 | 414 |
河南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30 | 469 | 448 |
四川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61 | 433 | 426 |
四川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63 | 461 | 466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 | 382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 | 442 | ||
云南 | 二本 | 理科 | 383 | 372 | 405 |
云南 | 二本 | 文科 | 449 | 446 | 485 |
新疆 | 本科二批 | 理科 | 262 | 285 | 293 |
新疆 | 本科二批 | 文科 | 307 | 355 | 334 |
二、黑龙江工商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秉承“求知原本崇德尚用”校训和“问学正知、探究正理、践行正道、习练正用”校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企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生中心,就业导向,服务需求,因材施教,能力为要,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奉献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教师总数778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418人,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0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8人。近三年来,教师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基金项目2项,省级以上课题116项,获得专利18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78部。以“商务+联合教学团队”为代表的多名教师指导百余名学生连续七年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一等奖、特等奖,包揽“学创杯”省赛共36个一等奖;教师指导学生在“挑战者杯”、“蓝桥杯”等国家级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1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