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01
关汉卿——《窦娥冤》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左右),号已斋,亦作一斋,字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人称“曲圣”,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有《窦娥冤》;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02
马致远——《汉宫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被誉为“曲状元”。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马致远的《汉宫秋》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写汉元帝与昭君出塞的故事,它大胆地改变史实,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的形象,抨击了皇帝左右文臣武将的昏庸和无能。
03
郑光祖——《倩女离魂》
郑光祖(元世祖至元初年(公元1264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04
白朴——《梧桐雨》
白朴(1226年-约公元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白朴写过15种剧本,如今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
知识扩展1: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知识扩展2: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