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可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历年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理科2024年在河南的分数线为404分、2023年为423分、2022年为403分。倘若2025年河南理科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423分,那么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在吉林物理类第002组的最低分为394分。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物理类第002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370分。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在安徽物理类001组,2024年最低分为465。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在江西物理类第501组,近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68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 科目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
吉林 | 物理 | 第002组 | 394 | |
吉林 | 历史 | 第001组 | 400 | |
黑龙江 | 物理 | 第002组 | 370 | |
黑龙江 | 历史 | 第001组 | 399 | |
安徽 | 物理 | 001组 | 465 | |
江西 | 物理 | 第501组 | 468 | |
江西 | 历史 | 第101组 | 460 | |
湖北 | 物理 | 第02组 | 423 | |
湖北 | 历史 | 第01组 | 350 | |
湖南 | 物理 | 第102组 | 458 | |
湖南 | 历史 | 第101组 | 460 | |
广东 | 物理 | 502组 | 448 | |
广东 | 历史 | 501组 | 436 | 427 |
甘肃 | 物理 | 002组 | 408 | |
甘肃 | 历史 | 001组 | 425 |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专科批物理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462分、2023年分数线为440分,2022年分数线为428分。
山西专科高职批理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344分~358分。
内蒙古高职专科批理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339分、2023年分数线为312分,2022年分数线为204分。
高考 省份 | 批次 | 科目 | 2024 分数 | 2023 分数 | 2022 分数 |
---|---|---|---|---|---|
河北 | 专科批 | 物理 | 462 | 440 | 428 |
河北 | 专科批 | 历史 | 450 | 437 | 446 |
山西 | 专科高职批 | 理科 | 349 | 344 | 358 |
山西 | 专科高职批 | 文科 | 312 | 364 | 378 |
内蒙古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39 | 312 | 204 |
内蒙古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296 | 282 | 267 |
辽宁 | 高职专科批 | 物理 | 421 | 415 | 408 |
辽宁 | 高职专科批 | 历史 | 225 | 392 | |
浙江 | 一段 | 506 | 491 | 497 | |
山东 | 二段 | 408 | 440 | 418 | |
河南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04 | 423 | 403 |
河南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05 | 464 | 429 |
重庆 | 高职专科批 | 物理 | 433 | 412 | 395 |
四川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83 | 449 | 421 |
贵州 | 高职专科批 | 物理 | 419 | ||
贵州 | 高职专科批 | 历史 | 440 | 386 | 367 |
云南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26 | 411 | 427 |
云南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409 | ||
陕西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429 | 375 | 349 |
青海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23 | 307 | 312 |
青海 | 高职专科批 | 文科 | 374 | ||
宁夏 | 高职专科批 | 理科 | 376 | 342 | 332 |
新疆 | 专科批 | 理科 | 287 | 295 | 286 |
新疆 | 专科批 | 文科 | 311 | 346 |
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8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7.98%,博士、硕士占87.69%,“双师型”教师占64.94%。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