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网

好学网

四面楚歌什么意思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高中知识)

来源:互联网 知识 2

【成语】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解释: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近义词】

沧海汉篦 四郊多垒 腹背受敌 十日并出 危机四伏 十面埋伏 山穷水尽 八方受敌 八面受敌

【反义词】

左右逢源 旗开得胜 安然无恙 歌舞升平

【历史典故】

秦朝末年,天下纷争,战乱不断。这其中当属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规模最大。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持续了五年的时间。

在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负,但后来刘邦的实力不断壮大,项羽逐渐处于劣势。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东属楚,西属汉,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在项羽日薄西山的时候,应该趁机消灭他,于是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楚军发起进攻。项羽被刘邦的这一举动,打得猝不及防,被汉军逼到了垓下这个地方。刘邦军师韩信又设下十面埋伏,将楚军团团围住,动惮不得,项羽多次突围,均没有成功。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也没有了。面对强大的汉军,项羽犹如丧家之犬,斗志全无。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命汉军高唱楚地的歌曲,使楚军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所有的楚地。

项羽夜里听见四面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吃惊地问:“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他深感大势已去,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解愁。他此刻最放不下的就是他心爱的虞姬和那匹乌骓马。想到这里,他一边饮酒,一边悲哀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后来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大势已去,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乌江边。

四面楚歌的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