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勤政爱民的官员、乐观豁达的生活者、兴趣广泛的艺术爱好者、探索美食的烹饪家……,用六十四年的时间走完了光辉灿烂的一生。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虽历尽波折和坎坷,但他总能以乐观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一生留下经典无数,下文中的十首巅峰诗词,相信总有一首是您背诵过的。
0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这首悼亡词,用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失去爱人的孤独和痛苦。词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他对妻子去世后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和痛苦。这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
02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是作者赠给王定国歌妓柔奴(寓娘)的,描述了柔奴的外貌和才艺,同时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整首词的上下篇内容相互呼应,描述了柔奴的美丽、才艺和品德。
注:“网红”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原文的出处即为:“万里归来颜愈发少。” 您觉得哪种表述意境更美?
0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上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活力,同时寄托了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0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这首词中,苏轼描写了他在密州出猎的场景和感受,通过写猎之行,抒发了他的兴国安邦之志。这首词是一首具有浓郁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的豪放词,它表现了苏轼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05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描写了作者与友人钱穆父在杭州重逢又分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留恋之情。词的结尾,苏轼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路途的理解和感受。人生的路途是漫长的,但每个人都是旅行者,需要不断地前行和面对。
0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豁达,让人敬佩。他在遭遇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和困难时,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他在词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展现了他面对风雨的从容和豁达。
07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赤壁为背景,通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表达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下阕以描写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而感慨则隐约深沉。这首词怀古抒情,写出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在壮志消磨之后的淡泊心态。
08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这首词中,苏轼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境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09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