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含2022-2024近三年最低位次)

2025届高考生可将武汉轻工大学历年录取数据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武汉轻工大学物理类2024年在湖北的分数线为517分、2023年为506分、2022年为484分。倘若2025年湖北物理类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517分,那么被武汉轻工大学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武汉轻工大学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武汉轻工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武汉轻工大学2024年在北京01组的最低分为508分,2023年的最低分为524分,2022年的最低分为500分。

武汉轻工大学在天津01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551分。

武汉轻工大学在吉林物理类第001组,2024年最低分为507。

武汉轻工大学在黑龙江物理类第001组,近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35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武汉轻工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科目专业组2024
分数
2023
分数
2022
分数
北京01组508524500
天津01组551
吉林物理第001组507
黑龙江物理第001组535
上海01组436446424
江苏物理02组542555532
江苏历史01组538533519
安徽物理001组540
安徽历史001组538
福建物理专业组:500560530
福建历史专业组:999527525536
江西物理第501组545
江西历史第101组548
湖北物理第10组(国家专项)527512
湖北物理第07组548527518
湖北物理第06组(中外合作)517
湖北物理第09组(中外合作)519
湖北物理第05组541
湖北物理第11组(地方专项)526510
湖北物理第08组529506499
湖北历史第01组533530529
湖北历史第04组(地方专项)531
湖北历史第03组(国家专项)531
湖北历史第02组(中外合作)506
湖南物理第204组(中外合作)476
湖南物理第105组518527
湖南物理第206组(中外合作)482
湖南历史第102组529514
湖南历史第203组(中外合作)476
广东物理203组540556551
广东历史202组523522527
广东历史201组532532528
广西物理301组(中外合作)464
广西物理101组513
广西物理302组(中外合作)446
广西历史103组534
广西历史303组(中外合作)466
海南专业组01600621610
甘肃物理003组484
甘肃物理002组503
甘肃历史001组516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本科批物理类:武汉轻工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536分、2023年分数线为536分,2022年分数线为529分。

山西本科二批B理科:武汉轻工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424分~451分。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武汉轻工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449分、2023年分数线为395分,2022年分数线为429分。

高考
省份
批次科目2024
分数
2023
分数
2022
分数
河北本科批物理536536529
河北本科批历史550533542
山西本科二批B理科451424437
山西本科二批B理科451424437
山西本科二批B文科471444488
山西本科二批B文科471444488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449395429
辽宁本科批物理546536543
浙江二段489
浙江二段489
山东一段493546544
河南本科二批理科469504521
河南本科二批理科469504521
河南本科二批文科483551530
河南本科二批文科483551530
重庆本科批物理520496500
重庆本科批历史535505507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542525515
四川本科二批文科530526539
贵州本科批物理434
贵州本科批历史476
云南二本理科497466455
云南二本文科548517572
陕西本科二批理科472442448
青海本科一段H段理科426386400
宁夏第二批本科理科442405416
新疆本科二批理科370406401
新疆本科二批文科419457398

二、武汉轻工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4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