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规则: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扩展资料
经典对联
1、祥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2、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3、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4、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横批:万事如意。
5、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
上下联的平仄要求
上下联的平仄要求如下:
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因此贴对联时一定要将上联贴在右手边。上下联平仄相对,且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律句,三十五六七言都是如此。特殊修辞需要例外。
如上下联有多个句子,则需要采用曾国藩说的“调马蹄"手法。所谓调马蹄,是从骈文学来的技巧,即各句末一字依照“仄平平仄仄平平厂“的顺序。
对联平仄、上联、下联区分:
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
对联句中平仄规则:同一联句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出律:当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句也必须使用标准韵律。无论对句哪个位置的平仄发生错误,都是出律。
马蹄韵:也称“马蹄格”,是汉语“仄顶仄,平顶平,”即“平平仄仄平平”这样平仄两两交替交替的。
七字对联平仄规则如下: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平仄口诀是什么?
平仄口诀对照表如下: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
三声四声他言仄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
二四六巧分明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
朗朗上口成好联。
新式对联平仄歌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或以词组称;偶数位置的字求上下联平仄相反,奇位的字则不强求,或者以词组,短语的最后一个字来论。
上联仄结尾,下联平收声。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是仄,下联的是平。本条是区分上联,下联的标准。
拼音普通话,三四声是仄,一二声是平,轻声也是平。阴平,阳平及轻声是'平',上声,去声是'仄'。
不管上下联,都忌三连仄,也忌三连平。不能连续三个字都是平,不能连续三个字都是仄。这条前边,中间可以不守,但结尾三个字必须遵守。
短联格外严,长联可放松。长联一般指超过十字的,需要标点符号断句分节的对联,一般追求意境,结构一致,词性相同等等对得上,平仄等方面的要求比短联放松了,有时还允许上下联出现相同的字,而短联一般严禁上下联有相同的字,除非是'拆字联,合字联'等特殊对联。
对联的平仄有哪些规律?
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包括:
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对对联的方法: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上下联平仄如何对应?
上联“四面贵人相照应”在左,下联“八方财报进门庭”在右。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古代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休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此木是柴山山出。
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联展现一幅恬静的田园生活气息,同时将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演绎到极致,可谓绝妙。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上下联区分左右的方式就是按照平仄,上联是仄声收尾,下联是平声收尾。其中对联平仄的对仗规则就是每一个字都平对仄、仄对平,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字幅,分为上联和下联,而上联是指仄声收尾,下联是指平声收尾。按照自古以来的习俗,都是上联在右侧,而下联在左侧。其中左右的区分方式就是以人正视对联的视线,即上联在人的右手边,下联在人的的左手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诵的。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三声四声他言仄。
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二四六巧分明。
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朗朗上口成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