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工业、生活和畜禽养殖等污染源的整治,应当依法采取关停、搬迁或者取缔等治理方式;
(二)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外五十米但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的区域划定为生态缓冲带,对生态缓冲带内的耕地依法采取限制种植等措施,因地制宜地恢复林草植被、经济林换种生态林;
(三)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向水体投放净化水质的鱼类,应当选择适宜品种,并控制水体内保有数量;
(四)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内可以开展农业、经济林种植的,应当采取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其他无污染的种植方式;
(五)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及其以外的水面设置净化水质生物浮岛,应当选取无污染、不易腐烂的浮岛构筑材料和净化水质效果良好的水生植物品种,科学确定浮岛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