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读音:[duì]。释义: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碓的基本解释:部首:石笔画:13基本解释:1、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2、泉水滴穿的石坑。
碓的读音是duì。用于姓仍然读作duì。
碓
部首石笔画13五行土五笔DWYG
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简单的碓只是一个石臼,用杵捣米。
详细释义
〈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
舂,捣。
如:碓米(舂米)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水碓[shuǐduì]
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2、捣碓[dǎoduì]
在碓臼中舂东西。形容频频磕头。
《西游记》第十九回:“那怪扑的跪下,望空似捣碓的一般,只管磕头道:‘阿弥陀佛,南无佛。’”
3、机碓[jīduì]
水碓。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利用门》:“机碓,水捣器也……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枪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