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击核心:保险学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张雪峰两句话点透本质
“保险学毕业只能卖保险?大错特错!”张雪峰在直播中直言,保险学作为金融学科的重要分支,本质是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的学问,绝非简单的销售岗位。他强调,保险行业正随着老龄化加剧、科技革新和政策红利迎来爆发期,而专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更关键的是,保险学毕业生出路多元:考公(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考研(精算、金融工程方向)、进金融机构(精算师、产品开发岗)均有优势。这个曾被误解的专业,正在成为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
二、张雪峰谈保险专业:打破刻板印象,看清行业真需求
1.学科本质:金融领域的“技术流”
保险学以经济学、统计学为基础,涵盖精算、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等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数据分析和逻辑建模能力。张雪峰特别提到,保险精算师被称为“金领职业”,需通过10余门资格考试,平均年薪可达30万以上,属于典型的“高门槛、高回报”岗位。
2.行业趋势:政策+科技双轮驱动
政策红利:全民医保深化、商业养老保险扩容等政策,推动保险市场规模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
科技赋能:人工智能用于保险定价、区块链提升理赔效率,催生“互联网保险产品经理”“智能风控工程师”等新兴岗位。
3.就业真相:超90%就业率背后的多元选择
根据近三年数据,保险学专业平均就业率超过90%,主要去向包括:
传统领域:保险公司精算部、银行保险业务部、证券机构风险管理岗;
新兴赛道:互联网保险平台、健康管理公司、第三方风控咨询机构;
体制内机会:银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监管部门招聘专业对口人才。
三、行业深度洗牌期,保险专业迎来三大机遇
1.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保险需求
截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养老护理保险、长期医疗险等产品需求激增,专业人才需精通医疗、养老与金融的跨界知识。
2.“保险+”模式开辟复合型赛道
保险+医疗:健康险公司联合医院开发定制化产品;
保险+科技:大数据建模师、AI核保专家成为核心岗位;
保险+法律:合规管理与***调解方向人才紧缺。
3.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头部保险公司加速海外布局,熟悉国际保险规则(如IFRS17)、拥有双语能力的毕业生,起薪较普通岗位高40%。
四、适合哪类考生?张雪峰给出4条硬核建议
1.能力匹配度
数学功底扎实(精算方向需极强的概率统计能力);
对金融、法律交叉领域感兴趣;
具备沟通能力(如产品经理岗)或技术钻研精神(如精算师岗)。
2.职业规划要点
学历深造:头部机构精算岗普遍要求硕士学历,建议冲刺精算师资格证(如北美SOA、中国CAA);
实习聚焦:优先选择保险公司总部、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部门实习,积累项目经验。
五、2025考生行动指南:三步抢占先机
1.学科准备
高中阶段加强数学、英语学习,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阅读《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与保险》等入门书籍。
2.志愿填报策略
关注高校保险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精算或管理);
优先选择开设“保险科技”“健康保险”特色方向的高校。
3.长远规划
大一考取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证,大二冲刺精算师初级考试;
参与行业峰会(如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拓展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