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专业有哪些?新工科和传统工科的区别
工科类专业一直是报考的热门专业,近些年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正大力推动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新工科专业主要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相关专业。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主要在教学内容、行业需求、薪资水平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新工科专业有哪些?
新工科专业主要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相关专业以及传统工科的升级。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有关新工科的通知中,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促进“理工”“工工”结合、“工医”“工农”“工文”交叉,面向当前产业急需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新工科”专业改革类涵盖了19个项目群。
新工科并不是某一个专业的名称,而更多是一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等新产业而服务的相关专业。
从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看,较为热门的新工科专业有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具体热门新工科专业如下(供参考):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3 | 人工智能 |
4 | 机器人工程 |
5 | 物联网工程 |
6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7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8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0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小的家用智能设备“小爱同学”、“天猫***”等到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最近爆火的ChatGPT,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AI赛道,在这些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也成为了新工科中的热门专业代表。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大数据相关专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无论是在教育、医疗,还是生产、生活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庞大的数据整理手段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生活服务提供有效的精准支持服务,目前就业市场中此类人才缺口较大,就业薪资和前景都很可观。
二、新工科和传统工科的区别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主要在教学内容、行业需求、薪资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传统工科一般指的是纺织类、化工类、环境科学类、建筑类、轻工类、生物工程类、水利类、土木类等大类专业,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上文我们谈到了新工科,那么新工科与传统工科有哪些区别呢?下面老师具体谈一谈这两者的差异。
1.教学内容
传统工科通常注重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学习,侧重于传授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工科更注重跨学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工程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在实际问题中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强调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2.行业需求
新工科通常更关注未来技术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因此在一些新兴行业中需求较大。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对新工科毕业生的需求可能更多。而传统工科的就业方向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传统工业、制造业等领域。
3.薪资水平
由于新工科通常涉及到更前沿的领域和技术,因此一些新兴领域的就业与传统工科相比可能会提供更高的起薪和发展机会。
综上,虽新工科和传统工科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但在就业方面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还是要看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就业领域。